内蒙古沙戈荒开出“蓝色向阳花”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数百万块光伏板如一朵朵“蓝色向阳花”,绽放在绵延的库布其沙漠上;光伏板下,沙生灌草绿意盎然。
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以及广阔的沙漠、戈壁、荒漠等适宜发展新能源的地带,内蒙古积极探索光伏治沙新模式,治理面积累计已达20万亩。
在“双碳”目标下,光伏治沙使生态治理与新能源建设完美结合,“人沙和谐”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为何采用光伏治沙
库布其沙漠中段,距黄河15公里。从空中俯瞰,由19.6万余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仿佛驰骋了起来。这里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
从2017年开始,达拉特旗利用近4年时间,规划建设了该基地。目前,基地100万千瓦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并有效治沙6万亩。
内蒙古为何采用光伏治沙?首先是生态建设需要。
内蒙古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区还有2亿亩沙化土地待治理;作为祖国的北大门,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防沙治沙,内蒙古责任重大,必须持续发力。
再看转型发展需求。“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内蒙古“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走好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发展基地之一,全区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94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1%。发展光伏,内蒙古优势得天独厚。
种种因素的结合,为内蒙古推行光伏治沙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可能性。光伏治沙“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的模式,也成为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有效途径。
光伏治沙怎么治
北纬40.26度,东经108.40度;南北走向114米,东西向93米,在库布其沙漠这块占地面积约10602平方米的区域,隆基绿能实施了光伏治沙项目。
2017—2019年,3年时间,这里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1.3万亩。具体如何实现?简单来说,就是在区域外围种植乔灌草等锁边林带,在光伏场区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林,在光伏板下栽植沙障并套种优良牧草等,构建起防沙治沙三级防护体系。
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荒漠区光伏电站建设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科学考察报告》显示,在干旱少雨的荒漠区,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有影响,在建成后的封闭运行中对生态自然修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主办:重庆市风景园林学会承办:重庆立意园林咨询有限公司
- 学会电话:(023)68801472 63673736 63673738 63892447QQ:944865067
- 地址:重庆菜袁路205号世纪花城A栋3楼
- 渝ICP备11002947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8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