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乡村振兴 >> 正文

山东淄博黄连峪村:黄楝树成荫深山处

作者: 中国建设新闻网 孔晓红 时间:2023-10-17 阅读次数:513

黄连峪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始建于明代,村庄地处山峪中,早年多植黄楝树,故得名“黄楝峪”,后演变为“黄连峪”。

黄连峪村地处九鼎莲花山深处,南、北、东三面环山,西临青杨河下游的龙门天池。旧时村东的大顶寨两侧是通往博山、淄川、章丘、莱芜等地的交通要道,便于民间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村落呈“U”形布局,东西纵向发展。

村中明清古建筑保留至今,包括明代的长工舍,清代的养马廐、古井、老戏台、山神庙等。民居沿山而建,以四合院居多,多为上下两层,底层饲养牲畜或存放粮草,上层住人。建筑墙体用青石砌筑,房顶用黄麦草或小麦秸秆覆盖,房顶多为斜坡形,房檐平斜探出。房屋门窗为木质结构,窗棂用手工刻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老官屋曾是官员和家族族长等办公议事的地方,规模较大,占地1万平方米,分为三个大院落,每栋房屋均用山石修建。

黄连峪村民逢年过节唱的“肘鼓子戏”非常独特,也叫“秧歌腔”。“肘鼓子戏”来源于民间,由一个姓周的尼姑将村妇劳动时经常哼唱的地方民歌加以改编、完善,传唱于鲁南、苏北各地,并被群众称为“周姑子戏”,是山东地方戏曲的一种。该戏剧动作简单、曲调质朴、易学易演,深受群众欢迎。

2016年,黄连峪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深入挖掘、宣传传统文化,鼓励村民开办农家乐和民宿,发展特色旅游。该村还成立了合作社,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