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新疆博尔塔拉聚焦“五绿”提升林草长制实效

作者: 中国绿色时报尹素萍 时间:2024-2-26 阅读次数:444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瞄准加快推进“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博温赛”文旅康养产业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以林草长制为抓手,在管绿上出实招、在护绿上加力度、在增绿上下功夫、在用绿上提效益、在活绿上促发展,积极服务和融入博州发展大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管绿: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难题

  对标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州梳理林草改革攻坚任务,压实改革责任。

  博州将开展林草长制3年机制运行评估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强化与林草业务有机融合,推动“林草长制”实现“林草长治”。聚焦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启动新一轮艾比湖水生物资源、干涸疏松裸露区、盐碱地生态修复课题研究,推广沙区工程防护、植被恢复、经营性防护等治理模式,加大艾比湖、博州东部重点区域生态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逐步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沙区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双提高”。

  同时,启动博州智慧林草地理信息“一张图”平台建设,用科技助力博州智慧林草建设。探索制定博州草原禁牧区、草畜平衡区、草原生态监督及草原转场管理办法,促进草原生态良性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签订框架协议,提高授信等级,在加工设备更新改造、果品收购加工等环节给予林果龙头企业、林果合作社金融支持,缓解融资难问题。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林草碳汇项目。

  实施林草碳汇资源本底调查,合理利用市场机制,科学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技术,挖掘林草碳汇潜力,提高林草碳汇能力,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内涵。

  护绿:坚持底线思维,提升防灾能力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州实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持续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火治理水平,努力以本质安全为林草发展护航,用长久稳定为林草发展筑底。

  博州积极申报入库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道路项目资金,实施新建、改建国有林区防火应急道路440公里。实施博州草原中、高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以项目实施为契机,拓展以水灭火基础设施内涵,新增57处水源地。落实全疆率先出台的《博州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行)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积极筹措州县财政补贴,实施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工作,维护和保障农牧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增绿:坚持聚焦主业,持续增绿护绿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博州深入推进以农田防护林为重点的国土绿化,全面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完成国土绿化33.55万亩。贯彻《博州农田防护林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细则》,以县市为单元编制《农田防护林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全面摸清造林地类、面积底数,推广村集体收入10%用于农田防护林管护,规范农业开发国有土地10%用于农田防护林建设,管护责任纳入土地流转合同内容。

  为强化草原生态修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以县市为单元,实施重点生态区域人工种草18.143万亩、围栏封育185公里,提升草原饲草料生产供给能力。科学合理、动态调整禁牧区与草畜平衡区退化草场的置换,统一规范转场时间秩序,持续以项目资金推进草原生态修复。

  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修复,稳固生态屏障,对45座林业管护站进行功能完善和改造加固,不断提升基层管护站设施条件。在全疆首次完成生态综合效益监测评估、森林生态监测站建设“两个一”任务。持续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甘家湖、北鲵等两个自然保护地能力提升工程。

  用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经济发展

  服务“博阿精”“博温赛”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同联动发展,深入实施博州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专项行动,提前介入、靠前跟进。

  聚焦博州重大产业、重点项目,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做好各类林草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大力实施“文旅兴州”战略,深化赛里木湖景区与哈夏林场、鄂克托赛尔林区紧密衔接。突出抓好文旅康养产业,在实施林草行业项目中,充分考虑旅游要素,凸显“林草+文旅”特色。积极跑办对接,推进涉及林地、草原、湿地、保护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及早落地,凸显旅游高质量发展林草贡献率。

  活绿:坚持发挥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立足行业,履职尽责。博州找准2024年林草服务乡村振兴着力点,精准发力。

  博州制定方案,启动第二轮特色林果庭院经济发展项目,新增特色林果庭院经济3000户。推进以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稳定枸杞种植面积在10万亩以上,推行绿色标准化种植,启动创建10万亩绿色枸杞生产原料基地、绿色枸杞产品认证。坚持着力推进林果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枸杞精深加工业超过30%。围绕精河枸杞、沙地桑和温泉羊肚菌等特色林果产品,在全疆首次开展森林标志产品申报认定工作。

  着力推进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扶持,保持林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政策稳定,继续将205名脱贫人员纳入全州生态护林员管护队伍,稳定保障收入,确保不返贫。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