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园林动态 >> 正文

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

作者: 时间:2025-11-19 阅读次数:276

11月18日,以“公园城市——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主题的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曹立军,副省长任京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曹金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刘克勇出席并致辞。

  曹立军在致辞中说,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省委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我们将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勇担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使命责任,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持续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任京东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城市发展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给予我们最精准最有力的指导,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赋予我们新的使命任务。当前四川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奋力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举办为契机,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支持成都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具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

  曹金彪在致辞中说,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成都要全面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持续完善公园体系、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深化“公园城市+”创新场景,不断增强城市的宜居性、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将生态价值转化、民生福祉提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绑定,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共赢,让公园城市的理念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刘克勇在致辞中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战略擘画,为做好公园城市建设等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国家林草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编制实施林草“十五五”规划为牵引,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和成都国家植物园建设为主线,以资源保护和产业发展为动力,全力支持成都深入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发布《公园城市指数》最新成果,副市长王锋君发布《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五周年发展报告(2020-202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孙一民、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住建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副司长王天龙分别作主旨演讲。现场还发布了公园城市示范区技术标准体系及应用场景、成都产业园区地图和投资机会清单,举行了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国家部委、省直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外国驻蓉领事官员,国内重点城市和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成都市有关市领导,市级有关部门、区(市)县、产业园区负责同志等参加。

  

4场主旨演讲为公园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11月18日,以“公园城市——更具活力和幸福感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主题的第五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

  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赵晖,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一民,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原院长李晓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改革与发展司副司长王天龙先后围绕“公园城市与现代化人民城市”“公园城市与城市高质量发展”“公园城市与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及“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取向”作主旨演讲,为公园城市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赵晖表示,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短板。赵晖以儿童公园和好便道建设为例,分析了提升方向和优化路径。他同时表示,期待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成都能在这两方面为全国率先垂范。“儿童公园数量不足,是我国公园体系的缺项。”赵晖建议,可以在法律法规上对儿童公园及公园里的儿童设施加以规范,全方位营造儿童友好社会环境。赵晖还建议,将好便道纳入公园城市建设重点,提高和细化建材标准、施工标准,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指导,淘汰落后的技法和材料,同时,建立保修责任制度,从细节处增进民生福祉。

  在孙一民看来,城市已经从生态的消费者转变为生态的支撑系统,生态、文化、生活在城市缺一不可。“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成都利用公园来实现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建立公园体系,为后续发展创造了更加生态的格局。”

  李晓江表示,成都的辐射力与影响力远超成德眉资范围,成都都市圈发展需打破单一城市思维,构建多尺度、多方向的协同联动格局。在具体布局上,成都都市圈应北向联动聚焦“国之重器”,强化与德阳、绵阳的科创协同;东南方向,将自贡等城市纳入合作范围。

  王天龙围绕“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取向,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对城市内涵式发展进行解读。王天龙以成都“东郊记忆”改造为例,他认为,这个老厂房变为国际时尚产业园的成功,与人口密度高以及功能多样化两者密不可分。“这两方面正是城市的突出特点,既是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也是做好城市工作可借鉴的思路。”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二维码

会员之家

学会简介 组织机构 团体入会 个人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