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首页图片新闻 >> 正文

第十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昆明开幕 以“百姓园林 乡土风景”绘就美丽中国新图景

作者: 时间:2025-11-20 阅读次数:272

2025年11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西南林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联合承办,会议主题为“百姓园林乡土风景”,共有来自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媒体等近1500人参会。

01.jpg

02.jpg

会议现场

百姓园林是人民幸福的生活载体,乡土风景是中华文明的生态根基。本届年会紧密围绕风景园林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国土空间优化、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推进百姓园林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风景园林行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为助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03.jpg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理事长提出,必须以基于自然的园林解决方案增强城市韧性,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推动绿色转型,要让园林建设紧贴民生需求、传承文化基因、融合数字技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行业力量。云南省人民政府郭大进副省长介绍了云南近年城市园林绿化的显著成效,丰富的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和民俗文化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李晓龙总工程师强调园林绿化是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并从百姓福祉、文化传承、人才科技三方面对园林绿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阮草主任肯定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在生态建设、科普等方面的成绩,提出以思想为指引助力城乡建设与创新,深化学会改革、强化服务与国际化,团结人才、托举青年、推动产学研服务的三点建议。

开幕式同步发布《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倡议》,倡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生命共同体。主旨报告期间,还举行了《风景园林大百科全书》发布、《风景园林学名词》发布仪式。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围绕“绿色建筑・现状与未来”,解析绿色发展与园林建设的协同路径;陈军院士以“实景三维中国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为题,展现数字技术对行业的革新作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张鹏举分别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规划实践、在地建筑与乡土景观作报告分享。此外,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大玉教授,北京林业大学李雄教授、王向荣教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二级巡视员许东新以及昆明理工大学梁永宁教授六位专家,分别围绕花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行业转型与人才培养、风景园林设计转型、上海的生态园林建设、云南的世界遗产等话题进行了报告。

年会设置8个专题分论坛、5个特别论坛及1个对话沙龙,构建多层次交流平台。分论坛聚焦“美丽中国与国土景观保护”“城市更新与风景园林行动”“乡村振兴与乡土风景保护”等热点,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风景园林文化和遗产传承、运营和产业发展、转型和标准支撑、数智赋能等内容;特别论坛针对“百姓园林理念与实践”“青年与未来风景园林”“乡土风景园林与康养旅居”等议题进行讨论;对话沙龙围绕“面向行业转型的学科专业建设”,为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搭建了跨界交流桥梁。

年会同期举办2025风景园林新产品、新技术创新成果路演、蓝绿空间生态涵养论坛、风景名胜与遗产保护专题交流会、大学生设计竞赛作品展、年会论文墙报交流等活动。

本届年会不仅是一场行业交流盛会,更成为“百姓园林”理念落地的“试验场”与“乡土风景”保护的“展示窗”。会议通过多维度思想碰撞、多形式成果展示、多场景实践交流,既凝聚了行业共识,又明确了发展方向。未来,风景园林行业将持续深化服务国家战略与服务民生需求,推动传统园林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园林文化、推动数字技术融合,持续推进“百姓园林”,让“百姓园林”更有温度,让“乡土风景”更具活力,为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注入更多专业力量。



END

校核|付彦荣

审核|贾建中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机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